全国爱耳日科普|梅尼埃病的前世今生 2025-02-24

在发病机制的研究上,科学家们正在从基因、细胞、分子等多个层面深入探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能彻底揭开梅尼埃病发病机制的神秘面纱。

耳朵里长“蘑菇”了?让人崩溃的真菌性外耳道炎 2025-02-21

耳朵里长“蘑菇”了?让人崩溃的真菌性外耳道炎 2025-02-21

年轻人觉得“心累” 离抑郁症有多远 2025-02-21

流感和普通感冒这样分辨!专家送你三把健康“金钥匙” 2025-02-21

过度进食油腻、高热量食物小心脂源性胰腺炎 2025-02-21

专家强调,在日常生活中,不良的饮食习惯、长期大量饮酒、缺乏运动以及患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基础疾病的情况,都为脂源性胰腺炎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换季时节咽喉炎频发 对症用药是关键 2025-02-21

冬春换季之时,气候干燥,容易引发咽喉炎。在此时节,人们要注意咽喉部的养护,调整生活习惯,避免咽喉炎发生。

大脑饿了,别嗦辣条 2025-02-21

注意!小感冒可引发致命脑炎 2025-02-21

春季过敏季在即 防过敏好物看过来 2025-02-21

别让这粒小石头搅乱你的生活 2025-02-18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仅能让患者更快地摆脱眩晕的困扰,恢复正常生活,还能减少因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和潜在风险。

偏头痛不是“忍忍就过去” 长期不治可引发多种危害 2025-02-18

对于偏头痛在我国的防控,武剑教授认为头痛防治重心下沉到社区,只有贴近患者,才能实现早期诊断与干预。

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傻傻分不清楚? 2025-02-18

没有哪种益生菌是通用的,选用不当会起反作用。剂量依赖性则体现在服用剂量不同,效果也不同。

饮食控制了,为何血糖还像过山车? 2025-02-18

专家提醒,洗澡时“糖友”可检查皮肤,摸摸常用注射区域,如果发现硬块、鼓包或颜色变浅,立刻停用这个区域至少1个月,同时咨询医生。

雨水易生湿,重在祛湿邪 2025-02-18

中医专家提醒,此时阳气初升,湿气渐重,天气乍暖还寒,养生防病重在祛湿健脾、疏肝理气、防风御寒。

你的耳朵远比你想象中的脆弱 2025-02-17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听力设备将变得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它们或许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和使用者的需求,自动调整声音的频率、音量等参数,提供更加精准、舒适的听力体验。

甲流病毒是如何逃避免疫系统“追捕”的 2025-02-14

研究已表明,甲流病毒的丝状结构其实就是它们的“隐形斗篷”,有助于抵抗抗体的作用。

流感药物有必要囤吗? 2025-02-14

专家提示,患流感后应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仅在有细菌感染指征时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抗菌药物。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合理选用退热药物。

寒冷季节哮喘患者要做好自我管理 2025-02-14

专家提示,在寒冷季节哮喘患者要充分了解病情,做好自我管理,避免致敏因素,同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奥司他韦对非流感病毒无效 2025-02-14

专家表示,针对甲流有很好的治疗办法,但要尽早用药,从出现症状到用药的时间间隔越短,药物起效时间就越快。临床上常说,要“抓住48小时治疗黄金期”。

如何守护“心灵健康”?专家建议:接纳情绪,主动化解隐性压力 2025-02-14

如何守护“心灵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权威解读 2025-02-14

专家提醒,焦虑和抑郁都属于人类的情绪反应,具有心理属性和生理属性。

你生的气真的会“留”在甲状腺里!这7种情况要小心 2025-02-13

有研究表明,易怒是甲状腺结节的潜在诱因。生气、紧张、焦虑等情绪可促使甲状腺激素和皮质醇过量分泌,导致内分泌失调。

好好吃饭,也能减肥 2025-02-13

科学的减肥,从科学的认知开始。

为何运动时眼前景象不模糊? 2025-02-13

这项研究不仅让我们更了解大脑的运作方式,还可能为未来的视觉技术提供灵感。

热门养生方式有风险!医生提醒:这些人不要泡温泉 2025-02-11

藏在小小元宵里的大学问 2025-02-11

断碳法、生可可粉法、益生菌法 节后减肥,这些方法靠谱吗 2025-02-11

大风降温 谨防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2025-02-10

专家介绍,寒冷刺激会使血管收缩,导致人体血压升高,原本就有高血压的患者血压波动会更大,更加难以控制。而血压升高会增加心脏的做功和耗氧量,给心脏带来更大负担。

科普丨流感防治知多少 2025-02-10

据世卫组织介绍,流感一般呈自限性(即能自行缓解和消退),但会加重其他慢性疾病的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肺炎和败血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