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照护市场前景看好 企业加速布局

近日,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主办的“2025健康照护行业学术会议”在广西北海举行。《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会上获悉,健康照护行业作为我国健康事业发展中的一个细分领域,未来从业人员缺口巨大,发展前景看好,其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也日益提高。在此背景下,业内企业正在加速布局。

行业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

与人们通常理解的“护工”不一样,健康照护从业人员不是简单的劳动力替换,也不等同于养老护理员。健康照护的要素和服务的范围更广,即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提供医疗服务之外的健康照护解决方案。

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标准缺失、认证困难以及管理不规范等多方面原因,健康照护行业的发展长期以来存在“杂、乱、差”的现象。不过,随着国家相关职业标准的出台,这些现象将得以改变。

根据2022年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健康照护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试行)(2022版)》,健康照护师是指“运用基本医学护理知识与技能,从事家庭、医院、社区及长期护理服务机构等场所照护对象的健康照护及生活照料服务的人员”,并将长期照护师定位为健康照护师这一职业的其中一个工种。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颁布的《健康照护师(长期照护师)国家职业标准(2024年版)》再次确认了这一职业定义。

业内通过包括职业技能大赛在内的多种途径不断推动完善健康照护行业的标准化发展。5月18日至20日,2025“康护杯”健康照护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在广西北海举行。赛事聚焦健康照护核心领域,设置病患陪护、母婴照护、医疗辅助、康养照护四大赛项。全国近五万名医疗护理员、千余名在校学生参与选拔,通过项目选拔、省区选拔、院校选拔的分赛阶段,层层角逐,最终81名优秀选手脱颖而出,晋级全国总决赛。

清华大学精准医学院智慧健康中心首席架构师魏凌在上述会议上提出,当前,应以健康照护师国家新职业为基础,架接“医康养”资源桥梁,“质”“量”双管齐下解决供需不平衡问题。

健康照护行业前景看好

记者获悉,当前我国健康照护人才的缺口巨大。仅以养老护理为例,近年来,银发经济时代催生了更多的养老服务需求,但是专业化、职业化的健康照护人才供给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健康照护已经成为“朝阳行业”。

我国自20世纪末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数量和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增长。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预计,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据测算,当前我国对养老护理员的需求达600多万人。然而,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各级民政部门共培养培训养老护理员248万人次,人才缺口较大。

另有研究数据显示,到21世纪中叶,我国养老服务的劳动力需求将达到1092万至1400万。

创立于2021年的北海康养职业学院紧跟康养产业发展需求和市场用人导向,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该院202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24届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2.58%。

北海康养职业学院校长刘君义介绍说,尽管学院创立时间不长,但学生的就业形势很好。未来还有待发挥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的合力,继续畅通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渠道,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等方式,实现人才的“培训-就业-再培训”闭环,助力健康照护等大健康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企业加速布局

北京康护之家健康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康护之家”)是近年来快速成长的一家医疗服务支持企业。多年间完成了行业标准研究、产教融合、母婴护理服务、患者护理服务、养老护理服务、护理产品研发、增值产品销售、智能护理设备研发、保险衍生服务、数字护理服务等多元业务的整合。

据介绍,截至目前,康护之家在册护理员人数已达5万名,管理人员近2000人,合作医院数量超300家,业务覆盖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自建培训基地8家,累计服务客户超300万人次。2024年,该公司营收已突破10亿元。

康护之家董事长张艳江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医院院内陪护服务这个细分领域,康护之家在规模上已经成长为业内的领先企业。“目前我们的主营业务集中在医院内陪护。经过10年的探索,已经开始形成‘院前-院中-院外(居家)’的服务闭环。”

张艳江说,公司通过举办赛事、推动行业标准建设等一系列工作,致力于解决健康照护行业发展的痛点。其中包括:一是推动护理员的职业标准建设,提升整个行业的专业化水平;二是解决健康照护行业“重照护缺产品”的行业难题。比如,针对老年人摔倒这一护理难题,在强化跌倒前的预防、跌倒中的紧急处理以及跌倒后的康复照护方案的同时,也在研制相关“防跌”产品以及老年人离床提示器等辅助设备,对护理员的工作进行有效辅助;三是因地制宜,针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根据患者支付能力的差异制定具有可承受的健康照护服务方案。

从未来可持续发展来看,张艳江认为,健康照护行业的“护城河”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是加强研发,包括服务流程研发、管理系统研发以及智能化产品研发,以提高服务效率并且不断沉积数据,为AI服务方案打下基础;第二是以规模效应建设良性的产业生态,特别是要通过强化精细化服务,提升健康照护业务的效率。比如,100块钱的营收中,80块钱是给护理员的,企业的毛利率只有20%,企业在维持公司的日常运营的同时,还要支出获客成本,最终的结果是企业很难实现持续盈利。“因此,只有服务和产品的效率都得到提升,即发挥精细化、模块化的管理效应,才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开拓更多市场空间。”张艳江说。

记者了解到,康护之家将继续深化专科护理领域的发展,强化培训学校建设,为行业培养更多人才。同时,还将与商业保险密切结合,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多元的服务。此外,还将进一步提升数字化水平,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曾琳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