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医”线牵|援疆工作:带来技术 留下队伍(三)

摘要:援疆一定要留下痕迹,作为医务工作者,我愿做沙漠中的一点绿,为实现沙漠变绿洲的梦想贡献一份力量!

中国发展网讯 2019年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内科卓明磊主动请缨去和田,执行北京市属医院第九批第三期援疆医疗任务。在卓明磊的带领下,和田地区人民医院肿瘤科的多学科协作制度建立起来,填补了医院各个科室之间团队合作解决临床问题的空白。

当时,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多学科协作制度已经推行多年了,“这个理念在肿瘤领域是非常重要的,肿瘤病人在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治疗:早期的时候需要外科,手术后可能需要放疗、化疗,如果复发还会涉及到内科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需要多科室的协作。和田地区比较高发的肿瘤包括消化道肿瘤、食管癌、宫颈癌,只有将这些治疗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

在此之前,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已经有一些多学科合作的基础,再加上从北京和天津派出的援疆医疗专家涵盖了不同的科室,这支综合性很强的医疗队,使得这一制度的落实和完善成为了可能。于是,进疆一个月之后,针对一例泌尿系统肿瘤的多学科协作开展起来了,“围绕这个病例,肿瘤科、病理科、泌尿科等不同科室的医生对治疗方案进行了讨论,同时也邀请了当地相关科室的医生参与进来,帮助他们提高医疗技术。”之后,多学科协作制度逐渐形成常态机制,多学科交叉融合这一重要观念也逐渐普及开来。

北京援疆医疗队在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开展肿瘤多学科会诊

初到和田,给卓明磊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天山几度飞,狂沙数月尝”,但是仔细看就会发现,茫茫戈壁中偶然会有点点绿意。看着这些绿色,卓明磊曾坚定地说:“援疆一定要留下痕迹,作为医务工作者,我愿做沙漠中的一点绿,为实现沙漠变绿洲的梦想贡献一份力量!”相信这句话,也说出了所有北大医学援疆干部人才的心声。

责任编辑:邢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