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淤堵“十人九阻”?中医非遗传承人刘彦:这些信号提示你该调理了​

摘要:作为非遗传承人,她特别提到“魏氏人迎颈针灸疗法”通过刺激颈部特定穴位(如人迎穴),可快速疏通淤堵、改善循环,对交感神经异常、脑供血不足等问题效果显著。

中国发展网讯  “颈部的瘀阻,真的是‘十人九阻、十人九堵’。”在近期中国发展网健康频道的直播中,中医世家传人、非遗项目“魏氏人迎颈针灸疗法”传承人刘彦医生直指现代人的健康隐患——颈部淤堵正成为威胁全身健康的“隐形杀手”。作为深耕中医针灸领域多年的专家,刘彦医生结合临床经验与中医理论,为观众揭开了颈部淤堵的成因、危害及调理之道。

颈部:人体健康的“战略要道”

为什么颈部淤堵如此普遍且危害深远?刘彦医生首先从解剖与功能角度解释:“咽喉是人体与外界直接接触的‘第一道关卡’——食物的冷热寒凉、病毒的侵袭、粉尘的刺激,都要先经过这里。而咽喉不仅是呼吸与消化系统的交汇点,更是连接头部与躯干的关键枢纽。”

她进一步强调,颈部区域分布着肺门、甲状腺、交感神经干、淋巴结等重要结构,同时关联下丘脑-甲状腺-性腺轴等内分泌系统。“可以说,颈部是人体‘承上启下’的生命要道,一旦淤堵,就像水管被堵住了水龙头——局部不通,全身受累。”

颈部淤堵:从“小不适”到“大问题”的连锁反应

“十人九阻”并非危言耸听。刘彦医生指出,现代人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辛辣)、长期暴露于空调房、不良姿势(如低头看手机)等习惯,咽喉与颈部长期受刺激,逐渐形成淤堵。而这种淤堵会通过经络、神经、血管等路径,引发多系统症状:

呼吸系统:颈部淤堵直接影响肺门气血运行,易诱发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

神经系统:颈部有三大交感神经节,淤堵会导致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出现心慌、胸闷、血压波动(如“假性心脏病”),甚至引发“UB综合征”(在狭小空间突发憋闷、濒死感);

内分泌与生殖系统:颈部淤堵可能干扰下丘脑-甲状腺-性腺轴功能,导致甲状腺结节、不孕不育、男性前列腺问题等;

免疫系统:咽喉是扁桃体等免疫器官的所在地,长期淤堵会削弱免疫功能,增加感染风险;

循环系统:颈部血管负责向脑部供血,淤堵易引发脑供血不足,导致头晕、记忆力减退,甚至加速脑萎缩、阿尔茨海默症进程。

“临床中,许多患者长期被‘查不出病因’的症状困扰:比如反复心悸却心电图正常、不明原因的焦虑抑郁、面部异常潮红(遇热或紧张时更明显)……这些往往与颈部淤堵直接相关。”刘彦医生举例,曾有一位女性银行行长因“下午固定时间濒死感、血压飙升”被诊断为焦虑症,经检查发现是颈部淤堵导致交感神经异常兴奋,通过针灸疏通后症状显著缓解。

日常调理: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存在颈部淤堵?刘彦医生提醒关注以下“身体信号”:

颈部僵硬、转动时有弹响;

怕冷或怕热(如不敢穿高领衣物、戴围巾);

面部油脂分泌旺盛、反复长痘;

头晕、头痛(尤其后枕部);

心慌、胸闷但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情绪波动大、易焦虑或抑郁。

针对调理,刘彦医生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首先要减少咽喉刺激——避免过冷/过热/辛辣食物,远离粉尘、油烟环境;其次,保持正确姿势(如抬头、避免长时间低头),适当活动颈部;若已出现明显症状,需及时就医。”作为非遗传承人,她特别提到“魏氏人迎颈针灸疗法”通过刺激颈部特定穴位(如人迎穴),可快速疏通淤堵、改善循环,对交感神经异常、脑供血不足等问题效果显著。

结语:颈部健康,牵一发而动全身

从刘彦医生的分享中不难看出,颈部虽小,却是全身健康的“晴雨表”。现代人忽视的“小毛病”,可能正是颈部淤堵的预警信号。正如他所说:“关注颈部健康,就是关注全身健康。早发现、早调理,才能避免‘小堵’变‘大患’。”

中医世家传人

非遗项目魏氏人迎颈针疗法传承人刘彦

责任编辑:邢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