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 “睡眠杀手”!腭咽成形术让你重获优质睡眠

摘要:腭咽成形术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打开了一扇通往优质睡眠的大门。通过详细了解手术的方方面面,从术前准备到术后康复,患者能更好地应对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康复效果。

什么是世界睡眠日?

每年的 3 月 21 日是世界睡眠日,它由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发起,旨在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今年国际睡眠日的主题是“健康睡眠,优先之选”,强调了优质睡眠在我们生活中的关键地位。

 

什么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睡眠呼吸疾病 。简单来说,就是在睡眠过程中,上气道反复塌陷、阻塞,导致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患者常常鼾声如雷,且鼾声会突然停止,过一会儿又恢复,夜间憋醒、夜尿增多也是常见症状。白天则会感到极度困倦,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

长期的睡眠呼吸暂停会造成间歇性缺氧,增加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脑血管疾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甚至会引发车祸。对于儿童而言,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和学习能力。

什么是腭咽成形术

腭咽成形术是解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常用手术方式。手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切除部分腭帆间隙脂肪、扁桃体及咽侧壁多余黏膜等,扩大咽腔的空间,减少气道阻力,改善通气状况,让呼吸更加顺畅,从而减轻甚至消除打鼾和呼吸暂停的症状。手术过程中,医生会精细操作,确保在安全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哪些人适合做腭咽成形术

适合手术的人群:软腭低垂、肥厚,扁桃体肥大,咽侧索肥厚导致咽腔狭窄的患者是腭咽成形术的主要适应人群。这类患者通过手术扩大咽腔后,能有效改善通气,缓解打鼾和呼吸暂停症状。

不适合手术的人群: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手术风险极高,可能无法承受手术过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由于凝血功能异常,术后容易出现出血不止的情况;精神疾病患者,可能无法配合手术及术后康复。另外,鼻腔、鼻咽部阻塞为主的鼾症患者以及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腭咽成形术并非首选治疗方法,因为手术不能解决其根本的阻塞问题。

 

手术前你需要做哪些检查?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糖、传染病等项目。血常规能判断患者是否有贫血、感染等情况,若存在贫血,手术时可能因失血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凝血功能检查可了解患者血液凝固能力,避免术中术后出血不止;肝肾功能关乎药物代谢和排泄,血糖异常则可能影响伤口愈合 。

心电图:它能直观反映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帮助医生评估患者心脏功能,排查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脏疾病。毕竟手术会给心脏带来一定负担,若心脏功能不佳,手术风险会显著增加。

影像学检查:头颅 CT等能清晰呈现上气道的结构形态,精准找出气道狭窄的部位和程度,让医生在手术前就做到心中有数。胸片检查能排除肺炎、肺脓肿等疾病。

耳鼻喉科专科检查:由专业的耳鼻喉科医生对鼻腔、咽喉等部位进行详细检查,查看是否存在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咽肿物等局部病变,这些病变都可能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病相关。

睡眠监测:这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关键检查。通过多导睡眠监测仪,能记录患者睡眠过程中的脑电图、眼电图、肌电图、口鼻气流、血氧饱和度等多项指标,准确判断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次数、持续时间,为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提供有力依据。

 

术前准备工作有哪些?

禁食禁水:通常情况下,成年人需要在术前 8 - 12 小时开始禁食,术前 4 -6小时开始禁水。这是为了防止在麻醉过程中胃内食物反流误吸,导致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后果。

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至关重要。患者术前应养成勤刷牙、多漱口的好习惯,必要时可使用漱口水进行口腔消毒,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

戒烟:长期吸烟会刺激呼吸道,导致呼吸道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影响术后呼吸道通畅和伤口愈合。有吸烟习惯的患者,建议术前至少戒烟 2 周。

心理建设面对手术,患者或多或少都会感到紧张和焦虑,这是人之常情。此时,医生和家属的陪伴与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医生应耐心地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让患者清楚知道手术的每一个步骤,了解手术的预期效果,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应对措施。比如告诉患者手术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术中会有哪些感觉,术后可能会经历怎样的恢复过程等。家属则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多陪伴患者,倾听他们的担忧,用温暖的话语和行动鼓励患者,让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手术。

 

手术过程大揭秘

麻醉方法介绍

目前腭咽成形术多采用全身麻醉,这能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深度睡眠且无痛苦的状态。全身麻醉一般分为麻醉前处理、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和麻醉后苏醒四个阶段。麻醉诱导时,通过静脉缓慢注入或让患者吸入适量麻醉药物,待患者神志消失后,注射肌松药并气管内插管建立人工气道,确保手术中呼吸顺畅,期间麻醉医生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有异常立即处理;麻醉维持阶段,手术期间持续经呼吸道或静脉给予适量麻醉药,维持合适麻醉深度,麻醉医生时刻关注各项生命指标并依手术进展和患者反应调整药物剂量;手术结束进入麻醉后苏醒阶段,停止给药,患者神志逐渐恢复,呼吸、意识等指标达标后拔除气管插管,送术后恢复室观察至完全苏醒再送回病房。

关键手术步骤

手术开始,医生会先切除双侧肥大的扁桃体,这是扩大咽腔的重要一步。切除扁桃体时,需小心操作,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组织。

接着是软腭部位的处理。从舌腭弓根部开始,沿腭舌弓和腭咽弓做切口设计,切口呈弧形。用手术刀或其他精细器械小心地剥离黏膜和黏膜下组织,将其与深部的肌肉分离,这一步需要非常精细,以确保不损伤过多正常组织。

在充分暴露软腭的病变部位后,根据术前的评估和规划,剪除拟定切除的软腭部分,包括多余的黏膜、脂肪组织和部分肌肉以扩大腭咽腔的空间。切除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保留足够的软腭功能,避免切除过多导致术后出现吞咽困难、开放性鼻音等并发症。

切除完成后,进行缝合与修复。先将软腭的肌肉层进行对合缝合,恢复肌肉的连续性和功能。然后仔细缝合黏膜层,使切口对合整齐,促进伤口愈合。缝合时使用的缝线通常是可吸收的,这样可以减少术后拆线的痛苦和感染风险。

腭咽成形术切除示意图

A. 手术前 B. 腭咽成形术 C. 改良腭咽成形术 D. 改良腭咽成形术

术中注意要点有哪些?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重中之重。由于手术在咽喉部进行,操作空间狭小,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呼吸道阻塞。因此,气管插管的位置要固定好,避免移位或脱出。同时,要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痰液、血液等堵塞气道,一旦发生窒息,后果不堪设想。

彻底止血也至关重要。咽喉部血管丰富,手术中出血在所难免,但如果止血不彻底,术后可能出现出血,形成血肿,压迫气道,同样会危及生命。手术结束前要仔细检查手术区域,确保没有活动性出血。

保护周围组织也是关键。手术中要小心避开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如颈内动脉、迷走神经等,一旦损伤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大出血、声音嘶哑、吞咽障碍等。医生需要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在狭小的空间内精准操作,确保周围组织的安全。

 

术后护理与康复要注意些什么?

术后初期观察重点

术后初期,密切观察患者各项身体指标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会时刻关注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呼吸不畅可能是气道阻塞或水肿的信号 。比如,正常成年人安静时呼吸频率为 12 - 20 次 / 分钟,如果患者呼吸频率过快或过慢,都需要引起警惕。定期测量体温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每 4 - 6 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升高可能提示感染,若体温超过 38℃,要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还要特别留意口腔和鼻腔有无出血情况。观察手术切口有无红肿、渗出等感染迹象,一旦发现切口周围皮肤发红、肿胀加剧,或者有脓性分泌物渗出,需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饮食与口腔护理

术后麻醉复苏后 6 小时后患者可适量进食冷流质食物,如冰牛奶、冰淇淋等。冷食能起到局部冷敷的作用,减轻伤口肿胀和疼痛。之后,逐渐过渡为冷软食,像稀粥、豆腐脑等。进食后,一定要用漱口水进行漱口。含漱时,让患者含漱液在口中停留 3 - 5 分钟,再吐出,每日至少含漱 4 - 6 次。同时,要严格避免进食热食及粗糙硬块食物,热食会使血管扩张,增加出血风险,粗糙硬块食物则可能划伤伤口,导致出血或影响伤口愈合。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出血:出血是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分为原发性出血和继发性出血。原发性出血一般发生在术后 1 - 2 天,多因手术中止血不彻底或患者咳嗽、便秘、血压升高或饮食不当等。少量出血时,可采用局部压迫和冷敷的方法止血,如用纱布轻轻压迫出血部位,再用冰袋冷敷颈部。若出血较多无法通过压迫和冷敷止血,必须立即通知医生,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止血。继发性出血通常发生在术后 7 天左右,此时白膜开始脱落,或者患者进食不当、剧烈咳嗽等,都可能引起出血。因此,术后患者要避免用力咳嗽、大声说话,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腹压增加引起出血。

感染: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是常规措施,一般在术后会根据患者情况静脉滴注或口服抗生素 3 - 5 天。若发生感染,患者会出现发热、伤口疼痛加剧、红肿明显、有脓性分泌物等症状。此时,需要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调整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加强伤口换药,保持口腔清洁。

呼吸道阻塞:术后组织水肿、分泌物增多、舌根后坠等都可能导致呼吸道阻塞。轻度呼吸道阻塞时,可通过调整患者体位,如将头部垫高、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给予吸氧。若情况严重,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需立即进行急救,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

 

康复周期与注意事项有哪些?

腭咽成形术的术后恢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伤口恢复期:通常需要 2 - 4 周,此时伤口逐渐愈合,疼痛和肿胀会慢慢减轻。在此期间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饮食和口腔护理,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裂开。

腭咽闭合功能恢复期:这个阶段需要软腭和咽部的肌肉协调运动,以达到良好的腭咽闭合能力。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恢复相对较快,一般手术后 2 - 3 个月基本可恢复;而成人恢复过程相对较慢,尤其是进行了咽后壁瓣手术的患者,可能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

语音功能康复期:只有在腭咽闭合功能完全恢复后,才能进行有效的语音训练。通过专业的语音治疗师指导,患者进行发音练习,逐渐改善发音清晰度和语音质量。

此外,患者术后还需注意以下事项:控制体重,肥胖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重要危险因素,减轻体重有助于维持手术效果;慎用镇静药,因为镇静药会抑制呼吸中枢、加重睡眠呼吸暂停;避免过量饮酒,因为酒精会使肌肉松弛,导致气道塌陷,增加呼吸暂停的发生几率。同时,要定期复查,一般术后 1 周、1 个月、3 个月、6 个月都需要到医院复查,医生会根据恢复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对于疗效不完全的患者,可辅以呼吸机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或者根据具体情况,考虑行二期手术。

写在最后

腭咽成形术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打开了一扇通往优质睡眠的大门。通过详细了解手术的方方面面,从术前准备到术后康复,患者能更好地应对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康复效果。如果您或身边的人正饱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困扰,千万不要犹豫,积极与医生沟通,了解自己是否适合手术。相信在科学的治疗和悉心的护理下,大家都能摆脱睡眠打鼾的阴霾,拥有健康、舒适的睡眠,拥抱美好的生活。

(文/孟令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政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责任编辑:曾琳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