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小心肝”:伤肝行为远不止喝酒、熬夜

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承担着代谢、解毒、分泌胆汁等重要功能。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外一科(普通外科)骆昱煜医生向记者介绍了日常呵护我们“小心肝”的措施。

人体自带的“化工厂”

肝脏位于人体右上腹,重约1.5公斤,是名副其实的人体“化工厂”。它每天进行着数百种复杂的化学反应,承担着很多重要功能,包括参与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的代谢功能;分解代谢体内的毒素、药物和酒精,保护机体免受伤害的解毒功能;合成凝血因子、白蛋白等重要物质,维持人体血液正常运转的合成功能;分泌胆汁,帮助消化脂肪的分泌功能;储存肝糖原、维生素等物质,以备机体需要的储存功能。

伤害“小心肝”的五大常见行为

肝脏虽然功能强大,但也十分脆弱。病毒、酒精、药物、肥胖等因素都可能对肝脏造成损伤。

由于肝脏缺乏痛觉神经,早期肝病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等到出现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症状时,往往已经发展到肝硬化甚至肝癌阶段,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1. 熬夜伤肝

肝脏在夜间进行自我修复,熬夜会阻碍这一过程,长期熬夜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

2. 酗酒伤肝

酒精代谢产物会直接损伤肝细胞,长期酗酒可能导致酒精性脂肪肝、肝炎,甚至肝硬化。

3. 暴饮暴食伤肝

高脂肪、高热量饮食会增加肝脏负担,导致脂肪肝。

4. 滥用药物伤肝

许多药物需要通过肝脏代谢,滥用药物会增加肝脏负担,甚至引发药物性肝损伤。

5. 病毒入侵伤肝

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会直接攻击肝细胞,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

六招学会呵护你的“小心肝”

预防肝病,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下是一些爱肝护肝的建议:

1.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肝脏得到充分休息。

2. 健康饮食,控制体重

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保持健康体重。

3. 限制饮酒,避免酗酒

尽量不喝酒,如需饮酒,也应适量。

4. 谨慎用药,避免滥用

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服用药物。

5. 接种疫苗,预防肝炎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

6. 定期体检,关注肝健康

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及时发现肝脏问题。

温馨小贴士

再次温馨提醒,肝脏没有痛觉神经,早期肝病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定期体检非常重要。

如果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皮肤发黄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全国爱肝日不仅是一个纪念日,更是一个提醒我们关注肝脏健康、积极行动起来的日子。

让我们从了解肝脏开始,从生活点滴做起,每天多爱一点我们的“小心肝”,共同守护我们的“沉默器官”,拥有健康的人生!

责任编辑:曾琳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