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指导,中药质量评价分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药融圈联合主办,TCM 研究院承办的 “中国中药工业大会暨中药质量评价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 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
本次大会以 “聚焦中药质量,赋能中药产业” 为主题,汇聚了全国中药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行业精英超数百人,会议围绕中药产业监管政策、研发创新、工业产业化及制药技术应用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同期举办的2025 CMC-China 中国制药工业博览会更添行业活力,为参会者搭建了 “学术交流 + 产业展示” 的立体平台,据统计报名人数已超2.5万人。
两天的议程围绕 “中药产业监管和研发政策”“中药研发创新策略与实践”“中药数智研究技术及壁垒”“中药质控相关研究与应用” 四大专题展开。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党支部书记高泉致开幕辞。他指出,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中医药产业扶持政策,从明确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方向,到聚焦关键生产环节制定质量标准评价体系,这些举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次大会正是响应国家战略的具体实践,希望通过多方交流,破解中药质量控制、成果转化等难点问题。”
中药质量评价分会主任委员刘安简要介绍了中药质量评价分会的基本情况以及重点介绍了联合全国32家医疗机构联合发起的152个饮片保质期调研项目。他表示,中药产业正处于 “政策利好 + 技术创新” 的双轮驱动期,需以质量为核心,打通 “研发 - 生产 - 临床” 全链条,“期待各位专家的分享能为中药质量评价的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案。”
在政策解读环节,行业专家孙丽英以 “把握政策,高质量发展中药产业” 为主题,系统梳理了2016-2025年中药领域的核心政策:从《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的细化实施,到新药审批制度改革的落地,再到综合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的提升,政策红利正逐步转化为产业动能。
黑龙江省药品检验研究院原院长张清波则聚焦《2025年版中国药典》中成药标准增修订情况,详细解读了含量测定标准修订的情形。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药质量评价分会始终以 “优质产品,评价为证” 为使命。分会将以本次大会为新起点,持续深化 “产学研用” 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中药质量评价体系的标准化、国际化建设,让中药在现代科技的赋能下焕发新的生机。
责任编辑:邢晓倩